针锋相对,辩,市场和热点都说到了 滚动
以下观点改编于基金经理或者研究机构,其观点可能发生变化,本文正反论点也不代表本文作者的观点,仅供娱乐+思想碰撞+思维启发,请谨慎参考,结论在最后面。
辩题一、怎么看市场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正方:看好
君不见影响去年的三大因素都烟消云散了么?疫情,放开了;美联储加息,今年也说要转向了;俄乌引发的通胀,缓解了。还有啥加持啊,政策啊,拼经济,拼经济的时候市场很难差。股债性价比角度,当下也是权益类资产占优的时刻,2004年以来的19年,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没有出现过连续两年下跌,经历2022年的调整,2023值得期待。
反方:谨慎
对方辩友说了三大因素烟消云散,那么我来三个灵魂拷问,第一个,疫情真不会反复了么?病毒说了算,还是对方辩友说了算;第二个,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,万一不转怎么办,万一慢转怎么办,长时间4%以上的利率对给世界市场带来什么,咱们真的准备好了么?最后还有连续两年下跌的问题,对方辩友说是19年的规律,其实数学上只是19个数字的规律,可靠性真那么大么?
辩题二:怎么看港股?
正方:看好
跌透的资产就是港股,现在国企在港股的估值真叫低啊,分红收益率高,划算,港股的科技网络股,政策环境已经逆转,新发展可期;港股还有大量的A股没有的稀缺资产,你看丘栋荣的港股基金,一日结束募集,未来南向资金源源不断。中国的基本面复苏加全球流动性的宽松,带给港股蓬勃活力。
反方:谨慎
跌的是透,但反弹也快啊,恒生科技已经反弹了超过60%了;有研究报告分析了,反弹或许主要来自空头回补,南向资金并不踊跃,外资也没有涌入,港股是离岸市场,受外资影响大。每次我们要争夺定价权的时候,都被定在山上。港股的凶残,让人久久不能忘怀。
辩题三:怎么看消费?
正方:看好
经济工作会议第一讲的就是扩大内需,有没有;战略纲要出来了,有没有;外资增持,有没有;疫情修复,有没有;百姓储蓄高企,有没有;美联储转向受益,有没有,想不看好都很难。
反方:谨慎
我们经历了怎样困难的2022年,多少家庭收入减少,百姓储蓄的高企,那只是避险,这个叫消费的“疤痕效应”,消费怎能过于乐观?是要扩大内需,但没让大家多喝高端酒啊,现在涨的都是啥,很多都是酒。再看看估值,真的便宜么?怎么前几年的教训都忘掉了呢?
辩题四:怎么看信创
正方:看好
二十大报告里说了,构建新的增长引擎,这里首先就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,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,将发挥类似移动互联网的作用,必须高度重视。信创还有国家安全考虑,还有去年跌幅巨大,给今年留有希望。
反方:谨慎
先说信创的集中采购,现在要过紧日子,信创领域的预算是否有压缩?是否利润率降低?不好说吧。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很多龙头,要么不赚钱,要么稳定的赚钱没有成长,哪里看出来爆发力呢?
辩题五:怎么看医药
正方:看好
疫情放开了,可以看病了,可以手术了,医药耗材和药品都可能恢复到疫情前。医药跌幅也不小了,集采影响也减轻了,医药整体估值也不高了。
反方:谨慎
那个医疗服务还是70倍以上吧,便宜么?从一级市场看,创新药研发其实是减速的,下游都减速,位于中游的CXO也不会景气到哪里吧,高增速能维持么?集采压力虽然减少,但该采还是会采,永远剑悬颈上。
辩题六:怎么看新能车?
正方:看好
世界电动车渗透率刚过12%,空间巨大,中国有优势,中国有望在这个赛道全球称雄,扩大内需提了新能车支持,希望在前。
反方:谨慎
国内电动车渗透率也30%了吧,2023年也就提高到36%,增速明显降低,平稳增长了,老兄。
辩题七:怎么看新能源?
正方:看好
硅价低,光伏正好大发展。风、海、储能继续大发展,能源革命不能停,前景无限。
反方:谨慎
估值难言便宜,欧洲需求萎缩,便宜也没用,风啊,海啊,受投资限制,发展会,但增速能到哪里呢?
辩题八:怎么看军工?
正方:看好
看到了乌克兰,我们更要做好国防,国防支出有保障,去年跌幅也大,未来军工企业改革外延发展的机会多,行业发展有机会。
反方:谨慎
经济不好的时候,国防支出稳定,军工还马马虎虎,如今经济复苏了,遍地机会,军工还有吸引力么?
辩题九:房地产
正方:看好
三箭齐发,已经不要犹豫了,行业的主要风险已然主体化解,房地产行业迎来新生,龙头企业融资的融资,拿地的拿地,集中度提升,前年煤炭还不起债,22年就绽放了,房地产会迎来绽放时刻么?
反方:谨慎
再怎么反转,2023年的开工面积似乎也难有大增长,解困不能等同于成长,复工不等于复苏,行业新增长模式下,企业又能赚多少钱呢?
辩题十:金融
正方:看好
估值真的低,特别是银行,房地产危机缓解,有望出现行业反转。
反方:谨慎
房地产危机怎么缓解,谁出的血你知道么?传统行业,能有多大戏?
结论:
有人进一扇门,就有人出来,涨多了想想负面逻辑,跌多了想想正向逻辑,如果觉着头大,尽可以通过组合配置给专业基金经理,保持跟踪、长期投资,让他们掉头发去。
对于2023年,作者个人观点,小概率事件持续发生的概率也是小的,也许可以更积极一点,“稳中求进”,风格上,找找“举国创新”和“否极泰来”。
作者:权唐 S1440611030014
风险揭示: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,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,不作为投资建议,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,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,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;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,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,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;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、公正,但文中的观点、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,文中所提具体基金、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,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、法律、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;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,不作为同管理人/基金经理/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,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,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,并以之为准,基金投资有风险,决策须谨慎;第三方不得以商业目的对本文所载内容进行复制、转载,如需复制、转载的,应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,且不得对文中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、删节和修改。
相关文章
精彩推送
X 关闭
X 关闭